解决房屋问题刻不容缓

时间:2018-09-13 来源:文汇网

高佩璇港区全国政协委员

未来10年土地及房屋短缺情况明显,严重影响经济及民生,是目前政府施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迫切要解决。房屋事关民生大事,市民生活可以节衣缩食,但不能无瓦遮头或挨贵租,影响生活质素。

特首林郑月娥委任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就土地供应的问题展开咨询公众,多听不同意见,争取社会共识,是一件好事。故此,希望政府在总结民意之后,有序推进方案,确保房屋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解决土地短缺方法没有独步单方,必须多管齐下、多元考虑。我认为,在适当地方填海是早晚要做的事。但是,填海只可以应付10年后的需求。因此,应该考虑开发贴近市区的绿化休憩土地,或者现有郊区弃置的农地和棕地。我相信,这些土地可在短时间内供建屋之用。香港有75%土地尚未使用或空置,只用了不足7%作为居住用途。因此,从绿化土地拿出5%建屋,已经足够应付未来数十年的需要。

现时有大量土地在私人发展商手上,政府在研究开发这些土地的时候,总是害怕被说是「官商勾结」。这种恐惧我觉得是不必要的。因为发展计划必须符合城规会的要求,况且发展商在改变土地用途的时候,需要补地价,完全不存在勾结。反而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解决供应短缺问题,有何不可?应该做的事,就不必害怕无理攻击。否则,就在无中生有的言论压力下变成一事无成,影响了改善民生的工作。

我觉得当今房屋供应紧张,一般阶层要置业是不可能的。未来十年公屋建屋量只有23万7千个单位,远低于预算的28万个;中产阶层现时也难以负担昂贵楼价,工资上调远远追不上楼价升幅。政府要设法协助他们上楼安居。

我建议,香港房屋委员会应集中做出租公营房屋;另一方面,调拨土地及资源给香港房屋协会主力做资助房屋及居者有其屋,各有分工,改变功能重迭的现象。

目前楼价飙升已经到了一个历史高峰,可谓「高处不胜寒」。尽管政府推出多项遏抑楼市措施,楼价依然升个不停。小市民即使觉得楼价「高不可攀」,但为了居住的需要,仍然冒险入市,情况极不理想。万一经济周期出现变动,首当其冲的必定是资产市场。

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力度防范楼市继续上升,另一方面亦要注意楼市健康稳步调整,不要出现急升急泻现象。政府要提醒市民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近期中美贸易战对经济的破坏力逐步影响到香港的某些行业,首先是物流和商贸,其次就是金融和旅游业。政府必须做好应对措施,防范这些行业受到冲击,出现职位减少、资产萎缩、金融不稳等现象。未来一段时间将进入加息期,面对经济景气转变和加息的压力,市民置业必须量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