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预算案医疗投入值得肯定

时间:2020-03-07 来源:文汇网

高佩璇 全国政协委员

香港本年度财政预算案获得普遍肯定。其中,预算案的医疗投入和思路可圈可点,是一个进步。在疫情当下,以及这些年民众对公营医疗不满的背景下,此次预算案是对民意的一个正面响应,也有助于提升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由于去年暴力运动以及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经济遭到重创,政府在2020/2021年度的收入必然会下降。但政府对于医疗系统的拨款却在增加。根据财政预算案,在经常性开支方面,政府2020/21年度向医管局提供共750亿元经常拨款, 较2017/18年度增加35%。政府还将以三年为一周期,按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变动逐步增加医管局的经常拨款。同时预留100亿元作为公营医疗拨款稳定基金,供医管局面对突发情况的额外开支。这些都符合香港现实需要,值得肯定。

近年来,香港公立医院人手短缺令医患双方都十分不满。为此,预算案由2021/22年度起5年额外拨款共36亿元予医管局以挽留医护人手。虽然这只是治标的办法,长远而言,还是需要改变政策,吸纳海外优秀医护人才。但至少,我们看到政府的努力,在力所能及地解决眼前的困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基层医疗服务的迫切性。新加坡一度是中国之外确诊患者最多的国家,但新加坡却成为最有效、有序防疫的经典榜样。其经验之一是新加坡医疗资源丰富,公共卫生对应诊所(相当于香港的发热诊所)超过800个接收点。今年度香港财政预算案在基层医疗方面,也有明显落笔:将分阶段翻新卫生署诊所,推动以地区为本的基层医疗服务,资助非政府组织在未设立地区康健中心的11个区设立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这些做法既能强化本地医疗系统防范及应对传染病的能力,也有助于应对人口急剧老化而衍生的庞大医疗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难」。

此次疫情发生,令人们更加关注身边的医疗。毕竟,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医疗条件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香港是个发达经济体,医疗水平在亚洲居于前列。公立医疗保障70%的港人看病,90%的港人住院。在应对突发性传染病上,公立医院更是港人健康守护神。但这些年来,公立医疗资源增速远不及人口增加对医疗设施的需求,医护人员短缺,其比率与经合组织中发达经济体有明显差距。这是香港必须正视的短板。

每一次重大疫情的发生,都是对本港医疗体系的检验和提醒。就香港而言,虽然迄今为止只有确诊患者100人,对香港医疗体系尚未造成冲击。但香港医疗设施和人手不足等问题一日不解决,一日就是香港公共卫生的隐患。政府需要加快步伐作出规划,否则,我们谁也不知道明天突发的病症什么时候到来。